欢迎访问全联纺织服装业商会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商会介绍
商会党建
全联动态
商会动态
行业资讯
流行资讯
会员中心
政策法规
商会领导
商会章程
商会简介
文件汇编
全联新闻
活动精彩回顾
商会活动
公示公告
国内外资讯
纺织行业动态
服装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时尚前沿
流行趋势
党史教育
商会党建
会员介绍
会员动态
会员单位
加入本会
国内外资讯
纺织行业动态
服装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当前位置:
全联纺织服装业商会
>>
行业资讯
>>
国内外资讯
>> 浏览文章
搜索类型
文章
最新更新
2020年08月17日公众号资讯
2020年08月12日公众号资讯
2020年08月11日公众号资讯
2020年08月03日公众号资讯
2020年08月05号公众号资讯
美对华启动301调查是不负责任的
越南儿童用品市场繁荣,热销品大
日本服装品牌国产率下滑至3%“日
美国正式抡起贸易战大棒 “全面开
日本正在研究一种可能比碳纤维更
特别推荐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链接
后中国制造”路在何方?
时间: 2011年07月19日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 范曦月 浏览次数:
现象一:
随着中国生产成本上升,加上近年的金融海啸影响,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减少在中国的生产和采购,转到东南亚等地区发展,甚至将工厂迁回母国。
以全球著名运动品牌耐克为例: 2001年,中国生产了耐克40%的运动鞋,在各国排名第一,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额。
2005年,是耐克的代工厂转移向越南关键的一年。耐克公司全球最大的两家代工厂台湾宝成和丰泰纷纷传出越南扩产的消息。此后,“丰泰”就把许多中国订单下到了越南,同时大规模扩充在越南的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投资1600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工厂。同期,宝成集团也计划着手在越南增加生产线15条。
2006年,中国的耐克运动鞋产量比重下降至35%,越南则快速上升至29%。2009年,均为36%。2010年,“中国制造”的耐克运动鞋只占34%。而越南占40%,“越南制造”超过了“中国制造”,越南终于取代中国成为耐克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
有此举动的不止耐克一家,如另一国际知名运动品牌Adidas,因中国造成本上升以及政策收紧,超出了该品牌的预期,因此Adidas正考虑将逐步减少在中国的生产或采购,分阶段将生产线转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尼、印度等地区,并已派人去东南亚等国考察。以泰迪熊闻名全球的德国史泰福公司7月宣布,将撤出该公司在中国的所有生产线,并将工厂迁回德国。据悉,沃尔玛也计划将部分小型代工厂业务转移到越南。
现象二:
面对耐克等的“军事力量”的转移,全球最大的鞋业贸易公司——美国布朗鞋业却选择了“按兵不动”。由于越南工人动不动就罢工,所以这一类的公司目前仍愿意将订单下给中国的代工厂。
基于上述现象,引得各方业内人士、行业专家以及整个制造业的关注与讨论: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是否正在受到威胁?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中国进入了“后中国制造”,开始转型了吗?生产商撤出中国到底原因何在?危机中是否有机遇?世界工厂之后,中国能不能成为下一个世界研发中心?耐克走了,谁来补空?
专家观点之一:
从代工走向研发危机中存在机遇
目前,耐克的“中国制造”低于“越南制造”,反映了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高速成长之后,“中国制造”正面临从获得成本优势向其他优势转化的机遇。说明中国的劳力成本在上升。因为国家提出“中国社会要更多关注民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提高用工的福利待遇。”
虽然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但中国的市场仍然很大,中国不会被立刻淘汰出局。耐克官方公布了新的财务报告,大陆区的销售突破了20亿美金,中国区的销售比例占全球销售比例的1/10以上,同比增长了18%。中国仍是耐克未来最主要的消费区,所以它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制造和中国的消费隔离。因此,耐克某一年度的代工数据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36%的制造份额,会像过去的日本、韩国乃至台湾地区一样,一下跌到5%甚至10%。
中国经济是要转变增长方式,要从过去的粗放式的转向内涵性的增长,内涵性的增长必然要注重研发,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制造业,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制造要从微笑曲线的低谷向两端发展,其中一端就是研发。这些年跨国公司到中国设立研发公司、增大研发的投入。另外,每年全国各大高校培养的几百万的理工科的大学毕业生为工程制造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研发力量,这也显示出了中国的技术、研发团队在未来的竞争力。所以未来的制造业,一方面要向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就要加大研发投入。
专家观点之二:
“多米诺效应”导致制造业萎缩
如果国际品牌的大工厂真的全部移师东南亚,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财税专家指出,首先是生产力过剩。比如,鞋业的生产设备已经完成了使用周期,相当于前期投资清零了,甚至还需要人来处理这些工业垃圾。其次,是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这种过剩从一个行业蔓延到另外一个行业,影响了整个制造业的生态系统,且由于信贷关系等等,将会间接地冲击金融体系,目前所造成的连锁效应已使大陆沿海工业区经济严重受挫。
目前,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鞋工业的东莞一代,生产成本都在快速飙升,已经很难承担生产任务了。这一地区的企业会将中高端鞋的订单发到温州、福建或是内地的一些代工厂,那里不仅有技术、原料,人工成本也比较低,而一些低端鞋的订单则发到东南亚等国家,如越南、印尼,甚至是更远的埃塞俄比亚,因为那里的成本更低。再过一两年,等国内的各项成本再进一步上升,而上述国家的技术、原辅料配套上来后,可能连中高端鞋的订单也会陆续外流了。
人们会陆续地开始担忧。先是作为劳动密集型龙头产业的制鞋业,与之相关的制衣业、箱包业等会连带受到冲击,导致整个制造业的萎缩,沿海地区的商业环境恶化,出口锐减,GDP下滑,如果真的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是非常令人担心的。
记者手记
耐克从1964年的“日本制造”,到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制造”和“台湾制造”,再到之后的“中国制造”。进入21世纪后,“越南制造”逐渐显露其生产优势。从耐克代工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转移的动作绝对不会在中国停顿。
耐克代工厂的转移并不具有绝对的代表性,但它却预示着一种潜在的趋势——后中国制造的到来。
其实早在五六年前,这种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了。2008年,香港组团43家制造企业完成了对越南的考察,目的是探讨将生产线转移至越南的可行性,以舒缓在珠三角生产线的成本压力。
廉价的劳动力并不是世界大牌选择代工地区的唯一指标,确切地说,应该是生产要素,它包括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当地政策等等,再加上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越南并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只是转移的速度太快了。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仅仅靠廉价劳动力来吸引简单加工业的阶段了,我们也不能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
中国会逐渐远离以初级劳动为特征的“世界工厂”,因此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的制造业文化要调整,过去企业家总要把自己企业的利润视为第一目标,这是因为企业只做海外代工。
一旦要做内销,这样的文化核心就要发生彻底的改变,企业家的利润要重新分配,要让整个产业链都有钱赚,要让工人受益。只有大众都有钱了,才从根本上拉动本土品牌的消费,才能更有利于“中国创造”的实现。
【
返回
】【
关闭窗口
】
没有了
企业“微营销”渐成潮流 噱头大于效果?
---工商联网站---
中国工商业联合会
---兄弟商会网站---
全国工商联礼品业商会
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
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
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
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
中国民间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
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
---副会长单位---
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灵硕集团
鸿星尔克集团
雅戈尔集团
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斯尔丽服饰有限公司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亿都川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华银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香港)华俊布艺有限公司
---商会主办展会网站---
LINK FASHION全球服装产业领袖峰
上海国际校服.园服展览会
AME服装智能制造博览会
上海国际职业装博览会
---没有任何链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全联纺织服装业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22759号